欢迎访问【精品信息提供平台】太少网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国际信息 民生信息
时政信息 经济信息
社会信息 体育信息
名人信息 政坛人物
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
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
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
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
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
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
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
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
您所在的位置: > 法律法规 >

北京软件开发_流量造假"网友不够用了" 数字广告行业陷信任危机(2)

时间: 2019-09-10 06:28 作者:北京网络公司_北京网站制作 来源:北京网站优化_北京网站建设 点击:

  “愤怒的宝洁”将数字广告行业“公开的秘密”前所未有地摆到了台面上———不断扩大的数字营销市场,其中复杂、不透明、欺诈性的虚假流量供应链,已经让广告主们陷入了信任危机。

  尼尔森的报告或许可以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。报告显示,2017年中国消费者平均每天的触媒时长预计将达到386分钟,其中超过一半时间花费在数字媒体上,广告主的广告投放花费也将增长近15%,数字平台占比达到54%。但与此同时,数字媒体营销的投资回报率,已连续五年以每年15%的趋势下滑。

  尼尔森将问题的关键归咎为移动互联网时代“碎片化”所致,但业内人士并不这么认为。群邑中国CEO兼WPP中国区CEO徐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认为,虚假流量是非常大的问题,针对广告效果直接注水的行为,早已经不仅仅是降低广告投放“可视度”这类影响投放质量的问题,而是彻底踩踏了行业规则的“红线”。

  一批企业也在重新评估数字广告的效果。“土巴兔”是一家从事互联网装修的创业型企业。不过,这家“网生代”的企业,却始终是“公交车光膜族”的忠实用户,此外,公交车站、地铁站巨幅广告也是企业经常光顾的地方。唯独在互联网渠道上,除了SEO(搜索引擎优化) 以外,土巴兔没有更多的投入。

  “我们之前做过互联网渠道的投放评估,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。”“土巴兔”相关负责人透露,在投入产出比没法更加客观而真实被反映之前,数字广告并不会成为他们主要的考虑对象。

  根据监测公司MediaRadar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,宝洁与联合利华在数字广告上的花费正在大幅减少。其中宝洁今年的数字广告预算逐年减少了41%,而联合利华则是59%。

  “流量至上”的老思路适合数字时代吗?

  从各个行业集体作弊哄抬流量制造虚假繁荣,到品牌客户逐渐对数字广告失去信心。在这一因果关系链条上,品牌商、广告商看上去成了“冤大头”,但实际上,品牌商、广告商对流量造假的盛行,负有很大的责任。

  一位在广告界从事了多年的资深运营“大咖”认为,在数字化时代到来之前,广告营销一直是以发行量、收视率、覆盖率作为衡量投放效果的标准———广告被越多人看到,就越有可能转化为购买力;几十年过去,移动互联

  网的普及改变了绝大多数商业规则,但广告界的这一习惯思维却几乎没有任何改变,只不过早先的“发行率、收视率至上”,现在被改成了更粗暴的“流量至上”———投流量最大的自媒体、投播放量最高的电视剧贴片广告、投最有人气的网红KOL……一项项“流量至上”的硬指标,最后触发了“供应链”的集体造假。

  “目前自媒体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,就是没有合理的定价体系。一个‘鸡汤号’和一个原创号的价值能一样吗?”IT资深分析师杨阳举了个例子,一位中科院的博士后开了个自媒体账号,可能全国能看懂文章的人只有几千个,阅读量可能只有100多个,但这批读者都是精英中的精英,如何来衡量这个号的价值? 又比如,一些垂直细分行业,天生流量弱,若是一定要与一个娱乐八卦类自媒体相提并论,按阅读来计算投放值和转化率,那么做原创内容的早就饿死了。但是,广告主也有自己的烦恼,如果不把流量作为重要的KPI,又有什么指标能来衡量价值和投入产出比?

  这种情况在电商平台、搜索平台比较好实现。比如阿里巴巴背后的阿里妈妈,上一个十年做了两件事,一是信息效率的提升,二是广告效果可衡量性的推进。阿里巴巴CMO董本洪告诉记者,现有技术已经可以细分到每一个流量级,来看每一次推广活动的投入产出比:“如果你投放阿里妈妈的广告,以前的投资回报率 (ROI) 可能是1:1、1:3,现在ROI可能是1:10、1:20,这些都有精准的数据支撑。

  但是,广告投放者和第三方机构对于电商和搜索平台以外的广告营销,特别是非闭环内的ROI估算,会相当困难。奢侈品 牌斯特拉 · 麦卡托 尼 ( Stella McCartney) 中国区高级传讯经理袁筝告诉记者,从2014年开始,品牌的预算就开始朝数字媒体转变,截至今年,数字媒体投放比例已经占到八成至九成。但她十分困扰的是,奢侈品的流量转换并非一蹴而就,公众号文章带来的流量转换,成本也越来越高,如何精准的做目标营销,变得越来越难。

  前不久,斯特拉·麦卡托尼与著名时尚杂志Vogue做了一次尝试,共同推出了Vogue Mini小程序,通过在优质的时尚内容中植入品牌限量新品,同时利用小程序让用户即点即买,试图将内容转化为购买力。袁筝透露,这是一次积极的尝试,而过去这个品牌在数字媒体上的传统投放,只是在超级链接中增加一个“阅读原文访问官网”,跳转本身会损失相当多的购买冲动。

  也有很多广告营销者在关注情景营销、社交营销等新概念。蘑菇街小程序市场负责人王飞告诉记者,前不久这个电商平台接入了小程序,便自动跳出了一个问题———按照微信的生态规则,小程序没有入口、不能发朋友圈、用完即走的特色,相当于传统的流量入口被彻底堵死,“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需要不断尝试靠社交化营销、内容和服务来吸引用户,背后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。”

  有分析人士认为,人工智能或许能解决未来数字广告营销上的ROI困扰,但是在替代“流量至上”法则的更优模式出现之前,【销售模式架构设计:18531285557】,“刷量服务”“水军”还会是整条产业链上的“标配”,“流量至上”在数字时代还会继续存在下去。

  根据相关媒体去年的报道,如果在淘宝搜索“刷流量”等关键词,可以轻易找到报价1-5元/万次播放量不等的刷量产品:“腾讯、土豆1元1万;爱奇艺、乐视2元 1万;搜狐4元1万;优酷5元1万。”从报价看,也可以大致估算各平台对刷量行为的打击力度,优酷和搜狐是最严格的。不过,目前淘宝已经屏蔽这些关键词。而在今年4月,央视曾报道的影视行业数据造假事件中,刷量公司报价称在爱奇艺刷量需要40元/万条,可见平台正在加紧打击这类行为。

(责任编辑:北京网站建设,北京网站制作公司)

国际新闻

更多>>

民生新闻

更多>>

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Copyright©2018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太少门户信息网 网站地图 xml
工信部网站备案: 冀ICP备16016618号